新闻资讯
一降再降,2.5%预定利率倒计时
2025/3/19
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,理财市场风云变幻,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财富规划 —— 保险预定利率持续下行。
如今,预定利率 2.5% 的保险产品,极有可能在未来 10 年成为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利率选择。
2024 年 8 月,保险行业遭受了一场 “利率地震”,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从 3.0% 骤降至 2.5%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时隔不到半年,随着市场利率不断走低,市面上已经开始流传预定利率将再次下调的消息。大家不禁纷纷猜测,2.5% 的预定利率究竟还能维持多久?
回顾保险预定利率的历史,可谓是跌宕起伏,经历过多次 “断崖式跳水”。
早在 90 年代,寿险预定利率曾高达 8%,然而在 1999 年,这一数字一夜之间降至 2.5%,近乎腰斩,此后该利率水平持续了 13 年之久。
2013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,预定利率为 3.5%,年金险上限达 4.025%;
2019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,预定利率与年金险上限均为 3.5%;
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9 月,预定利率变为 3.0%;
而从 2024 年 9 月至今,预定利率则稳定在 2.5%。
不难看出,利率下行已成为长期趋势,每一次的调整都是顺应利率变化的大方向。
那么,为何 2.5% 的利率又面临调整呢?
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:
首先,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,在 2024 年 12 月,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 2.0%,创下近 22 年的新低。由于保险资金约 40% 配置于债券,当投资端收益难以覆盖负债成本时,预定利率下调便成为必然。
其次,保险公司面临着 “利差损黑洞” 的困扰。1999 年前的老保单,至今仍是保险公司 “利差损” 的主要源头。随着当下利率持续下降,如果继续维持 2.5% 的利率,整个行业的利差损将进一步扩大。
再者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投资回报率普遍下降,以日本为例,其寿险预定利率仅为 0.5%,新加坡保险预定利率则在 0.5% - 3.0% 之间。
据银保监会 2024 年 12 月会议提出,“防范利差损风险是当前首要任务”。有专家解读,2025 年二季度可能会启动新一轮利率下调,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或将降至 2.0%,分红险保底利率可能降至 1.5%。
这意味着,2025 年第一季度或许是抓住 2.5% 预定利率的 “最后窗口期”。
对于普通人而言,在这样的形势下,需要格外注意自身的保险与财富规划。如果还没有配置保障型产品,如重疾险、寿险等,一定要抓紧时间。
而有养老需求、打算为孩子配置教育金,或者有储蓄需求的人群,可以选择增额寿险、年金险等长期险种,以此锁定预定利率。
在选择分红型还是固定的增额寿险时,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。建议先用 2.5% 预定利率产品作为基础配置,再附加分红类保险。
同时,务必警惕跟风行为以及 “炒停售” 陷阱,要合理配置保险,避免保费在总收入中占比过大。
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,却总是有着相似的轨迹。我们已经告别了 3.5%、3.0% 的时代,而在 2025 年,我们或许正见证着一个 “2.5% 时代” 的终结。
在这个关键节点,你的每一个选择,都可能决定着未来财富的根基与走向。
文章来源:销售有道